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(2/3)
这也是一种常规,为了怕打扰到主人,让人猝不及防,往往在来到的前一天都会送上拜贴,以给主人安排的时间。
一收到了张超的拜贴之后,蔡邕这便高兴的叫来了妻子和女儿。
蔡邕的妻子名为柳氏,原亦是大家之秀,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了而己。只是从小的良好教养让她行,立,座都是极为的有规矩。
在这一点上,蔡琰显然也受到了影响,平时座在那里的时候也是很安静。当然,也只有在父母面前她会这般的表现,说起不过就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而己,还是活泼好动的。
用现在的话说,父母俱皆是高级知识份子,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,自小耳濡目染,既博学能文,又善诗赋,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,可以说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。
有这样童年的人,自然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是充满了美好的幻想。她在想自己未来的丈夫会是何样的男人,是持枪能立马的英雄,还是张嘴能巧言的文豪呢?
女孩子都有这样的幻想,蔡琰自然也不例外。而在知道了张超的一些事情之后,不知为何,心中似就有了一种期盼,那就是一见真人的想法。后来听闻说是张超会到蔡府,更是有如怀中揣了一个小鹿般开始乱撞起来。
叫来了妻子与女儿之后,蔡邕这就将张超的拜贴交给两人一看。
“哦,可是陈留张邈的弟弟张超张致远?”在看过了拜贴之后,柳氏这便有此一问。
“不错,正是此人,呵呵,他可是一能文能武的年轻有为之人,他来到了京城,不去别处,先来看我,倒是让我大感意外,也是备感荣幸呀。”蔡邕搂着下巴的胡须,很是得意的说着。
“嗯,他明天就来,可是明天不是你教学的日子吗?”柳氏听后先是点头,但接着又想起了明天原本订好的事情问着丈夫。
在这里要给各位看官提一件事情,东汉灵帝熹平四年(175),京城洛阳出了一件大事。在太学门口,立了一通石碑,内容是官方钦定的《六经》,作为天下读书人校订文字的范本,这就是著名的《熹平石经》。一时之间,太学热闹非凡,每天来此观览摩写的人很多,车有上千辆,道路为之阻塞。石经的书写者,是东汉家、大史学家、大音乐家、大画家、大书法家蔡邕。
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,前来向蔡邕请教学问的年轻学子就此排起了长队。
起初他总是有问必答,但毕竟年岁也越来越大了,最终在柳氏的建议之下,便是改成了几日一开课,不巧的明日正是开正课的日子。知道这些的柳氏方才有此一问。
“哎呀,母亲!授课什么时候不可以呀,张超千里迢迢的来了,第一个就要拜见的我的父亲,怎么好去推辞人家嘛。”听到母亲说起了明天授课的事情,似是要对张超的到来进行推诿,刚看过拜贴的蔡琰终于出声了。
“呵呵,琰儿说的及是,授课的事情可以推到后日吗?想必把情况说清楚也就是了,那些学子也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嘛。”蔡邕继续的呵呵笑着。然后看了一眼女儿蔡琰又道:“对了,明日张致远来了,你也要出席做陪的,你们都是年轻人,或许会有很多的话题。在者他做的诗句我可是听过了,很是厉害,你也要讨教一二。”
“父亲,我是一个女子,怎好做陪。在说,他在厉害能有您厉害吗?”蔡琰似是撒着娇一般的拍了一记父亲的马屁。
被马屁拍的很舒服的蔡邕先是脸上大乐,接着就道:“不能这样说,每一个的特点不一样,父亲年纪大了,就做不出年轻人才有的那种豪迈之诗词来,所以你要学习。”
父亲一再强调之下,蔡琰便只好装做勉强般的样子答应了下来。实际上她早就想过了,这一次怎么样也要找机会见见这个张致远,他对此人的故事还真是听过不少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