溯流文艺时代 第三四九章 这简直就是黑洞该有的样子!(2/2)
“艺术指导?”于东笑道,“我感觉应该是不需要的,本身情节就比较简单,剧本也会写得很细,我跟不跟组其实没什么影响。不过有个事情我要提一下,如果你们想要找广告赞助的话,可以去联系那些手机厂商。”
“手机厂商?”一旁听着的吉米忽然来了兴趣,“这次的剧本里面留了广告位?”
“不是刻意留的,只是恰好有,我就知道你对这个感兴趣。电话里我就不具体说了,等你们看到剧本就知道了。”
“那YU你会把这个剧本写成么?”舒马赫问道,他更加关心这个。
“看情况吧,暂时没有这个打算。”
听到于东的回答,舒马赫多少有些失望,“我想读者们肯定希望能够看到这篇。最近……”
之后的半个小时里,舒马赫又跟于东聊了很多。
中间电话还断了两次,但是舒马赫都拨了回去。
吉米在旁边看得直翻白眼,家大业大,也经不起这么挥霍啊。
……
《向西》在北美出版后,两周内卖出去七十万册,《活着》跟《慌乱的指头》分别卖出去三十万跟二十万。
一套丛书两周卖出去一百二十万册其实并不算多,平均下来每天十万册都不到,据说当年《老人与海》刚出来两天就卖出去五百多万本。
但是,这一百多万册的销量也不算少了,而且重要的是,让中国文学一下子进入到美国读者的视野当中。
这样喜人的销量有赖于两点,一点是于东在美国图书市场打下的读者基础,另外一点是《向西》成为了几所大学的推荐作品。
第一个把《向西》加入推荐书目的是普林斯顿大学,乔伊斯在其中做出了不少贡献。她还在《纽约客》上发表了一篇文学评论,推荐了中国文学丛书的全部三本书。
紧接着,又有几所学校将《向西》列入了推荐书目。
在此之前,很少有读者把YU跟中国文学联系到一起去,就像很多人不会把凡尔纳跟法国文学联系到一起去一样。
他们想到YU,大概是,哦,YU是一个中国的科幻作家。想到凡尔纳,大概是,哦,凡尔纳是个法国的科幻作家。
还有些人,压根就不知道YU是中国的,或者凡尔纳是法国的。
在大部分人心中,科幻跟传统文学之间是有分界线的。
但是这次《向西》出版,并成为普林斯顿等大学的推荐书目之后,读者们才发现,原来YU跟中国文学还是有联系的。
美国评论界之前对中国文学关注也比较少,这次中国文学丛书出来之后,评论家们好像一下子找到了研究范本,各大杂志和报纸也相继出现跟这几本书有关的评论文章。
这些评论当中,吹捧有之,批评自然也有。
但是不管是吹捧还是批评,这一套丛书都已经进入到美国学界跟读者们的视野当中,并且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。
……
如果说《向西》、《活着》跟《慌乱的指头》让美国文学批评界忙碌起来,那么两周之后火热出炉的《深空》则让自然科学界的人们忙碌了起来。
因为宣传力度很强,所以《深空》在美国甫一上市就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。
而里面涉及到的关于虫洞跟黑洞的描写,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一开始,读者们只是觉得,YU的想象力很好,对黑洞的描写很美,而且很反常。
为什么说反常呢?
因为普通人所认为的黑洞,不应该像里面描述的那么绚丽。
当然,一开始读者们也没当回事清。
科幻又不是科普文章,毕竟是文学作品,有一些艺术加工实在太正常不过,他们也没指望YU能够对黑洞做出多精准的描述。
事实上,科幻作品中对于虫洞跟黑洞的描述一直都都有很多版本,因为本来也没人见过黑洞到底是什么样的。
但是,总有些读者比较较真。
西索科是一个科幻迷,同时也是加州理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学生,当他看到《深空》中关于冲动跟黑洞的描写,脑海中立马就浮现了很多疑问,同时也想起了他们学校的教授基普·索恩,因为虫洞跟黑洞就是索恩教授的研究对象。
鼓足勇气,西索科找了个机会带着《深空》去见了基普·索恩。
“索恩教授,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抽出时间看一看这部。”
基普·索恩看着西索科手中有些厚度的,笑着说道,“同学,我想我暂时恐怕抽不出来这么多时间。”
“教授,不用把都看完,只要看其中对于虫洞跟黑洞的描写就行了。”
“虫洞跟黑洞?”基普·索恩来了点兴趣,“这是谁的?”
“YU的。”西索科回答道。
“我听过他。”基普·索恩点点头,问道,“在我决定是否看这本之前,你可不可告诉我,为什么让我看?”
“因为我对里面关于黑洞的描写有些疑问。”
“你觉得他写的不符合你心中黑洞的形象?”基普·索恩笑了笑,伸出手,“拿来给我看看吧。”
西索科将书递给基普·索恩,然后翻到其中一页,“这里的描述最为具体……”
基普·索恩点点头,顺着西索科所指,看起中对黑洞描述的这段。
【它看起来像个圆盘,你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它如何使笔直的光线拐弯,当……】
看到第一句话,基普·索恩脸上就露出一丝不可思议,随后这一丝不可思议慢慢在他脸上扩散,最终布满他整个脸庞。
一开始基普·索恩并没有把这部当回事清,科幻家们对黑洞的描写总是幻想多于科学,这无可厚非,科幻家并不是科学家,他们干的事情并不一样。
但是《深空》中关于黑洞的描写却让他大感意外,因为他从没有见过一个科幻家能够把黑洞描写得这样贴切。
而且,这些描述跟他这些年对黑洞的研究基本吻合,甚至有些他之前从未想过的东西,里面也都描述了出来。倒不是说里面的描写比他的研究还要厉害,只不过他从来没有想过用文学的方式去描述黑洞。
当他把所有的描述都看完后,惊讶地叫道,“这简直就是黑洞该有的样子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