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五章逍遥派(1/1)
自宋太宗登基后,“太祖之后,当再有天下”的传言屡禁不息,甚至有许多朝庭大臣都相信这个传言,再加上皇帝无子,潘阆便决定制造一场危机,以协助赵德昭的后人登上帝位。
潘阆派天山童姥坐镇灵鹫宫经略西域,以为诸人后路;派无崖子在大辽活动,结交大辽的王公大臣,劝说大辽南侵;派李秋水去给夏王李元昊当王后,李沧海去给交趾郡王李公蕴当王后,等大辽南侵后,劝说李元昊和李公蕴二人趁机起兵靖难,拥立赵德昭的后人为皇帝;又派赵守康同诸位兄长及同情太祖的大臣联系,等大辽南侵及李元昊、李公蕴二人起兵靖难后,就像皇帝发难,以迫使皇帝将皇位还与赵德昭的后人。
不料李沧海在去交趾的路上遇到了慕容勇,二人一见钟情。李沧海将潘阆交给自己的使命丢到一旁,跟着慕容勇去了苏州。潘阆大怒:“养了你二十多年,到用人时居然跟着一个男人跑了。你以为你跑得掉?”
赵守康暗恋李沧海,不希望李沧海和潘阆翻脸,忙劝潘阆道:“师父息怒,其实沧海做不做李公蕴的王后,对我们的大业也没什么影响的。师父的意思是让沧海成为李公蕴的皇后,然后由沧海劝说李公蕴起兵靖难。可要李公蕴起兵靖难又何须要沧海成为李公蕴的皇后?”
“李公蕴愿不愿意起兵靖难主要在于起兵靖难对李公蕴有没有好处。如果李公蕴起兵靖难对李公蕴有好处,就算沧海不是李公蕴的王后李公蕴也会起兵。如果李公蕴起兵靖难对李公蕴不利,就算沧海成为李公蕴的王后,恐怕李公蕴也不会出兵吧!”
李秋水一心与无崖子双宿双飞,也不愿意去当李元昊的王后,也劝潘阆道:“是啊,师父,赵师兄说的有理,其实沧海当不当李公蕴的王后都影响不了我们的大业,相反她嫁给慕容勇对我们的大业是有好处的。据我所知,这慕容勇是大燕慕容垂的后人,他也一心想要复国的。如果我们起事的时候,他也同时起事,那我们成功的机会岂不又增加了三分?”
潘阆道:“我们的目的是让皇位回到太祖的子孙手中,不是灭亡大宋。如果沧海是李公蕴的王后,等我们完成大业后,只要沧海在后方动动手脚,就能让李公蕴退兵。如今沧海不是李公蕴道王后,等李公蕴起兵后,如何才能让李公蕴退兵?再加上慕容家还要叛乱,到时候要是真把大宋灭亡了,我们岂不是白忙一场?”
赵守康笑道:“师父你多虑了,怎样让李公蕴退兵是日后的事,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让李公蕴起兵靖难,让皇帝把皇位还给我们。师父要考虑如何保住大宋江山也要等我们夺回皇位后再说。而我们要夺回皇位,有慕容勇帮忙,我们的机会怎么也大上那么一两分。”
李秋水也笑道:“就凭着区区的李元昊、李公蕴还有慕容勇怎么可能动得了大宋分毫?昔日武侯北伐时,就因为道路难行,以至于迟迟打不开局面。河西和交趾的道路都不比武侯北伐时的道路好走,李元昊和李公蕴能动用的兵力也不超过武侯北伐时的兵力,武侯都做不到的事,难道李元昊和李公蕴就能做到?他们能比武侯还强?至于慕容勇,倘若大宋没空理会他,兴许他还能蹦哒几天,只等大宋腾出手来,一只手也能摁死他。”
赵守康道:“河西和交趾都不是适合动兵的地方,只要有一名上将,统率数万人马,就足以抵挡李元昊和李公蕴的进攻了,慕容勇就更不用担心了,唯一可虑的是大辽。”
无崖子道:“师父放心,我收了大辽的一个宗室为弟子,并一直鼓励他起兵造反。等大辽南侵之日,就是他造反之时。到时候大辽一定会回军平乱。”
在赵守康、无崖子、李秋水等人的劝说下,潘阆暂时放弃了找李沧海麻烦及让李秋水当李元昊王后的想法,并派人联系慕容勇,让慕容勇配合自己起兵,许诺夺回皇位后,将江东封与慕容勇,让慕容勇在江东复国。
又过十余年,在万事俱备,即将发动大事时,赵守康突然联合言淑刺杀了皇帝。潘阆大怒:“这个时候,马上就要干大事的时候,他去节外生枝去弑君?”无崖子道:“师父,世人皆知皇帝是言淑杀的,与师兄无关。而且言淑杀了皇帝不就更加证明了‘太祖之后,当再有天下’这句传言的正确吗?就是因为皇帝不肯把皇位还给太祖的后人,才会有被刺杀的报应啊!”
潘阆道:“你这么说到也有些道理,但是现在大宋的武林人士正在追捕言淑,要为皇帝报仇。你去警告守康,让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再与言淑纠缠在一起,要是让人知道守康与弑君一事有关,我们的大业就完了,没有哪个大臣会支持弑君之人当皇帝的。”
无崖子道:“是。”又迟疑着对潘阆道:“师父,皇帝虽然无子,但赵光义还是有很多后人的,朝中的那些大臣也未必会将皇位还给太祖的后人。如果能够再刺杀一次皇帝,连续两任皇帝都死于刺杀,太祖的后人夺回皇位是不是更有把握一些?”潘阆将无崖子的话思索一番,“嗯”了一声,点了点头。
无崖子又道:“如果要弑君,只怕还得要言淑出手才行。如今大宋的武林人士都在追捕言淑,我们得帮帮她,保住她的性命才行。”潘阆道:“你去通知慕容勇,让他出手救下言淑。”无崖子皱着眉头道道:“慕容勇也想复国,只怕他也未必愿意跟弑君之人搅和在一起。”
潘阆“哼”了一声,说道:“由得了他愿意不愿意?你去告诉他,我养了李沧海二十多年,她却没有报答我的养育之恩就跟人私奔了。如果慕容勇肯去救下言淑也就罢了,如果他不肯去,就让李沧海自杀,以报答我的养育之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