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学之道(2/4)
它既是《大学》的纲领,也是儒学“垂世立教”的目标所在,儒学实际上都是循着三纲八目而展开。
明明德,前一个明是动词,即“使彰明”的意思,后一个明是形容,是光明正大的品德。
而亲民,有大儒称,根据后面的“传”文,“亲”应“新”,即革新百姓,使人弃旧图新、去恶从善的意思。
“不,其实不仅仅是这意思。”
“上次我曾经领悟,个人无论多大的才能,不能和大势或组织相结合,上面要抹杀掉,无非就是费点力气。”
“就算贵为鲁王,其实一旨就可生杀予夺。”
“何也,皇帝代表大势,而鲁王虽贵为王爵,仍是臣属,是个人。”
“儒家不是皇权,却也有自己合众之法——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——其实就是说,把自己的名望传播出去,扎根于民。”
“安石不出,奈天下苍生何?”
“历代大儒,都深知此理,谢安、王安石,乃至后人都是养望于众,与大势结合,因此一出山就掌大权。”
当然,这需要十年,二十年养望,还需要士林的配合,条件很苛。
“但现在,文心雕龙却极大省了时间。”
“只要承载了我的事迹的传说和书籍,就可相对快的传播,至于快多少,我就不清楚了。”
“这就是‘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’真意。”
“把个人合乎于万民之伟力。”
随着苏子籍这领悟,仿佛眼前出现波动,有了变化,但又仿佛什么都没变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