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 乞巧(下)(3/4)
“慢着——”曹丕打断了我的话,“你再说一遍?你认强盗作英雄?”
“哈哈,二哥,他们可不是一般的强盗,是官逼民反,替天行道的……”
“够了!”曹丕微微愠怒,“你可知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?”
宴席说笑声戛然而止,原本玩闹的弟弟妹妹们都被吓得呆住了。
我突然意识到什么,脸色刷的一下变得惨白。
“我且问你,你既以为盗寇可赞,那昔年父亲等一众诸侯所剿之黄巾,又当视之何如?”
在封建统治者的继承儿孙跟前,歌颂农民起义军的行为,当真无比愚蠢。我羞愧地低下头,收合了折扇。
曹植在一旁煽风点火:“哈哈,梁山泊的好汉我们不识得,我和你二哥倒晓得一个行刺董卓的好汉,打的也是替天行道的名号,对吧?二哥?”
曹丕板着脸,沉默不语。
行刺董卓?曹植说的人是曹操吗?
我不解曹植之意,只怯怯地说道:“时候不早了,我这儿,还有最后一个故事,二哥……可否让我说完?”
“所述何事?”
我犹豫了一会,鼓起勇气吐出四个字:“家国兴衰。”
台下更是一片哗然,秦纯连忙小声示意,让我就此打住。似乎这四个字对曹府诸公子来说的确有些避讳,连曹植都有些坐不住了。
可曹丕倒端正了听姿,示意我讲下去。
于是我重拾信心,一改先前玩笑之态,将收合的折扇端放于案几,拂袖端坐,申礼自持,语重心长地述起:
“人生如旅,人生亦如花似梦。世事无常,花开花谢,梦醒缘终,千古兴亡无限事,问此世间,哪有不覆之家,哪有不灭之国?孟子云:‘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,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’家国荣兴于忧患之间,败亡于安乐之中。世人多晓此理,偏其从史中学得唯一之理便是人不会学理。‘秦二世族灭,秦人不暇自哀,而后人哀之,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’……
“这最后所传故事,名唤《红楼梦》,诸君可谓之‘人生如登红楼做一场春秋大梦’,这故事又名《金陵十二钗》,乃是秣陵昔年旧事。金陵之名,源自楚威王因山立号,置金陵邑之事……
“列位看官:汝道此书从何而来?说起根由,虽近荒唐,细按则深有趣味——
“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,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、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。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,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,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。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,灵性已通,因见众石俱得补天,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,遂自怨自叹,日夜悲号惭愧。一日,正当嗟悼之际,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……
……
大约讲述了一个时辰,方将这《红楼梦》大致故事给他们道来,已而日既西倾,院内气氛哀伤,我扶案而起,掸衣肃立,结语道:
“‘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’,‘冤冤相报实非轻,分离聚合皆前定。欲知命短问前生,老来富贵真侥幸。看破的,遁入空门;痴迷的,枉送了性命。好一似食尽鸟投林,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!’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