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李元芳开始 第八百四十六章 重民本,崇正义,斗恶霸,治豪强!(1/5)
“快!一定要赶在贼军抵达之前,把税银运出去,送入京师!”
“这是我河北最后的贡献了!”
在真定府知府陶邈的厉声催促下,一群打扮成镖师的西军将士,押送着车队,匆匆上路了。
这是近来河北西路收上的赋税,但不是今年的,而是明年的“预借”,也就是提前把明年的税给收上来了。
标准的寅吃卯粮,寅年吃了卯年的粮食。
这种只顾眼下,不管将来的短视行为,后面的朝代常有发生,但宋朝并不多见。
不是政府宽宏,而是百姓的赋税已经到了极致,毕竟朱熹都有言,“古者刻剥之法,本朝皆备”,又有官员晁说之的抱怨“宋赋、役几十倍于汉”“宋二税之数,视唐增至七倍”……
之所以倍数这么多,前面有所解释,募兵制使得徭役的免除,是一大原因,但就算把徭役的份额算上,北宋赋重也是“众口一词,少有异议”,在这样的情况下,还要“预借”,那就不是可持续性的涸泽而渔,是直接杀鱼,完全要逼人死了。
但现在真定府作为河北西路的治所,下达这样的命令,恰恰是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河北接下来,恐怕就不再属于赵宋了。
那既然成了敌人的地盘,还不赶紧将赋税尽可能地预借,送往江南金陵,更待何时?
知府陶邈目送着队伍离开,舒了一口气,抚了抚长须,迈着慷慨就义的步伐,往城楼走去。
随着燕云占据的时间越来越长,辽国迟迟没有南下寇关,居然就放任最富饶的南京道失去,天下也渐渐明白了两个道理。
第一,辽国绝对不像以前那么强大了,甚至变得外强中干,自顾不暇。
第二,乡军真的强横,他们能光复燕云,绝不是在两国主力交战的情况下趁虚而入,捞取的便宜,而是真的有那份能耐。
其实这点早该看出来,只是许多人下意识地不愿意相信和承认罢了……
既如此,陶邈也不报侥幸了。
凭借他和城内的区区这点西军,是不可能守住城池的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